商標的產生與發展
- 作者: 十象商標 發布時間:2024-01-12 22:21:22
- 摘要
商標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商標的產生與發展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
商標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商標的產生與發展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
人類經歷了漫長的原始社會。在氏族組織的狹小范圍內,人們共同生產,共同消費,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情況下用勞動所得的產品勉強維持生活。各氏族部落之間只存在自然差別,而沒有社會分工,所以當時交換只是偶然現象,沒有成為社會所必需的經濟行為。
隨著私有經濟的產生和三次社會大分工的實現,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階級—商人階級和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行業—商業,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帶來人類精神生活的不斷充實和豐富,人們開始在物品上刻鑄銘文、年號,并為裝飾用雕刻一些花紋、圖案等等,如我國出土的股周時期的青銅器就鑄有花紋與圖案。但是,當時人們制作這些標記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在市場上將自己的產品與他人的產品區別開來,而僅是為了紀念、裝飾或表示所有者。因此,這些標記不是商標。
隨著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的深度與廣度的不斷延展,出現了一些不同規模的市場,上市商品的數量也大大增加了。我國兩周時期的市場便按其規模范圍、參加對象分為三類:大市,月仄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陽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夜光之壁,犀象之器,江南金錫,西蜀丹青,孔珠之響,傅璣之耳阿鎬之衣,錦繡之飾。”這些著名的商品在市場上都有出售。商品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生產者在自己生產的商品上加以標記,以便與其他的生產者區別開來。我國出土的東周陶器就刻有生產者的名字,我國酒類的著名商標“杜康”也是在東周時期開始使用的。東漢時期,我國運銷歐亞的瓷器,都標有“鈐記”字樣。當時生產的鐵犁、鐵鏵都標有隸體的“川字。據考證,這些鑄有川記標記的鐵器,均為穎川郡陽城鑄鐵作坊的產品,“川”記即為該作坊的商品商標。
唐朝是我國封建經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商品生產已初具規模。冶鐵技術不斷提高,鐵器數量大大增加。提花機的使用使紡織技術大有發展,絲織的種類增多,有的紗料“薄如沙翼,輕如煙云”。西漢都城長安,已成為全國商業中心,商賈云集,百貨薈萃,商品品種、數量大增,交易量也很大,動輒“數以千計”。為了促進生產的發展唐代法律明令規定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在其生產或經營的商品上刻鑄工匠姓名、店鋪及作坊名稱或其他標記,以供買主分別商品質量。如有不按此規定辦理者,則要受到法律處罰。《唐律疏議》有明文記載“物敕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新唐書?百官志》也有“皆物敕工名”的規定。這時期一些著名的商標一直沿用至今,如“唐三彩”彩陶藝術品商標。在唐及五代的基礎上,宋代的紡織、造船、瓷器等行業都發展起來。五大名窯的瓷器尤以景德鎮為首,產品不但行銷全國,而且大量輸出國外,遠至歐非,精致品常與黃金等價。這一時期制作的商標已很完備,與近代商標十分近似。我國現存最早的商標就是北宋時期(公元960-120年)山東濟南劉家針鋪使用的“白兔兒”商標。它是一個比較完備的商標,上有圖形及文字,商標設計者利用我國民間廣為傳說的嫦娥與玉兔的故事,獨具匠心地設計了這一商標,并附有廣告,宣傳該家針鋪的產品,以與其他針鋪的產品相區別。還在門前樹立了一個石制白兔的造型,為白兔商標擴大宣傳。
我國明代已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是以農民匠戶封建依附關系的削弱為特征的。蘇州城里有很多織絹為主的機戶,有些人成了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場主,他們以“機杼起家致富”,“富至數萬金”。與此同時,中國刺繡已形成馳名中外的“蘇”、“湘”、“粵”、“蜀”四大名牌。明代嘉靖年間,上海藝人顧壽潛與其妻韓希孟做繡品,并收徒數十人,其產品冠以“顧繡莊”、“顧繡”標記銷往上海、蘇州等地。宣德年間,北京琺瑯制品即以“景泰藍”商標聞名于世,后來才演變為北京琺瑯工藝品名稱。
我國清代經濟表現為兩個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資本主義有緩慢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商業城市,“六必居”、“同仁堂”等商號已聞名全國。另一方面,由于帝國主義的入侵限制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我國商標由傳統階段向現代階段過渡經歷了艱苦的過程。中國的現代商標,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條件下,在與帝國主義斗爭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外國的早期商標經歷了與我國大體相同的過程。在西班牙游牧部落時期,就已使用烙印在他們的牲畜上作標記。古希臘、古羅馬的陶器、金器、燈具上也有文字與圖案。古代斐迪斯等雕刻家與亞里斯多凡等劇作家,都在其作品上附有名字。可以認為,外國早期的商標是在這些標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由于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比較迅速,現代商標的歷史要較我國早一二百年。當代一些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非常重視商標的作用。美國各公司一年間在商品上所花的開發費用近100億美元,而同年對商標的整個宣傳費多達196億美元,幾乎是研究費用的兩倍。據美國1976年統計,在美國開創一個香煙新商標大約要4000萬美元。盡管可口可樂商標馳名全世界,公司還是拿出大量資金對商標進行宣傳,每年花在廣告宣傳上的費用要占全部利潤的30%以上。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為把“埃索”石油商標改為“埃克索”,竟用了6年時間,花費了12億美元,調查了55個國家的語言,編了一萬多個商標,動用了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與統計學等多方面專家參加了調查。現代商標的發展日益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例如設在瑞士的一家制藥公司就在100多個國家內注冊了300多個商標。
我國的現代商標雖然出現較晚,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商標作為促進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一項重要工具,引起了國家及企業界的廣泛重視。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明確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商標的作用將會更明顯地表現出來,這標志著我國商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