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理標志產品和商標逾400件總量居全國前列
- 作者: 十象商標官網 發布時間:2024-01-12 17:00:21
- 摘要
南京的龍池鯽魚、土橋大米,蘇州的吳中雞頭米,連云港的東海老淮豬……“魚米之鄉”的江蘇,地理標志資源十分豐富。截至目前,我省經過國家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和商標超過400件,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地理標志是一個
原標題:擦亮“金名片”,魚米之鄉滿地金
南京的龍池鯽魚、土橋大米,蘇州的吳中雞頭米,連云港的東海老淮豬……“魚米之鄉”的江蘇,地理標志資源十分豐富。截至目前,我省經過國家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和商標超過400件,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地理標志是一個地區的“金名片”,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十分突出,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有著現實意義。我省地理標志的現狀如何?“地標”作用怎樣更好地發揮?
小“地標”成了“金名片”
日前,在盱眙縣紅胖胖龍蝦產業集團生產車間里,一只只小龍蝦通過氣泡清洗機沖洗、高溫蒸煮、配上鮮美醬料,再經液氮速凍等標準工藝流程后,快速裝盒成品,銷往全國各地。一只小龍蝦帶動全縣超四分之一人口的就業,“盱眙龍蝦”品牌價值已超200億元。
“盱眙號稱‘百庫之縣’,有幾十萬畝淺灘濕地,生態本底造就了盱眙龍蝦獨特的品質‘三白兩多’。2004年,盱眙龍蝦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今年8月,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盱眙縣縣長孫志標介紹,截至去年,盱眙縣龍蝦池塘規模養殖面積已達83.5萬畝,蝦稻綜合種養面積超65萬畝,盱眙龍蝦加盟店已超過2000家,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全縣龍蝦總產值占GDP比重約為四分之一。
在泰州市姜堰區,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溱湖籪蟹的富民效應同樣顯著。“籪是捕蟹的竹制工具,高度1米左右,只有身強力壯的螃蟹才能跨過。因此籪也是篩選器,能翻過籪才是好螃蟹,才能被稱為溱湖籪蟹。”在今年10月舉行的溱湖籪蟹上海推介會上,江蘇溱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范龍鎖介紹,公司幾年前就與蟹農簽訂產銷合作協議,近年來每年電商銷售額都突破千萬元。
“去年上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后,溱湖周邊籪蟹養殖面積已增至5.7萬畝,年產量5600余噸。”泰州市農業農村局質監處處長孫新兵介紹,當下,姜堰區養蟹一產年產值約4.28億元,整個蟹業產值達8億元,溱湖籪蟹帶動關聯產業駛上發展“快車道”——姜堰擁有以溱湖籪蟹產業為主的市級以上現代漁業園區3個,還有1座交易市場、56家專賣店、3家加工企業和22家電商。
在我省,多地地理標志已成富民招牌。省內外種植水蜜桃的地方很多,陽山水蜜桃卻一枝獨秀;2019年,“橫溪西瓜”創成南京首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當地瓜農直言“一年能賺一輛小轎車”;邳州大蒜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名單,近5年,蒜區農戶平均畝收益突破5000元,去年一家當地白蒜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省商標買賣局副局長張傳博說,地理標志申報有著嚴格的要求和流程,是特定地域的著名特產,消費者對產品的忠誠度更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更強。
地理標志還能讓“知產”變“資產”。今年4月,江蘇銀行南京分行以“橫溪西瓜”地理標志作為質押,向南京橫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南京橫溪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發放貸款2000萬元。無錫市錫山區鵝湖水產協會會長顧海濤介紹,2006年協會注冊了甘露青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日前“甘露”商標專用權質押在國家商標買賣局網上備案成功,質押金額達8000萬元。
“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志興農。”省商標買賣局產業促進處處長丁嵐說,我省的水產品、糧食和蔬菜類地理標志產業規模都超過了百億元。茶葉、手工藝品等地理標志也在全國同行業中屬于佼佼者。地理標志相關產業已經成為我省很多地方的支柱產業。
“地標”侵權有了破解之道
“陽澄湖大閘蟹,每年都在9月中下旬開捕,而部分電商平臺和線下店9月初就有所謂‘陽澄湖大閘蟹’出售。”一位常年從事陽澄湖大閘蟹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過去最頭痛的是每年“地標”蟹還沒開捕,仿冒蟹就“爬”上了市場。
“除了預售的蟹卡、蟹券,提前出售實體大閘蟹的,一是其他湖區的大閘蟹假冒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如過水蟹;二是部分蟹農為了爭奪中秋餐桌,提前試捕少量出售。”該工作人員說,陽澄湖大閘蟹蟹扣一年一換,當年的蟹扣只有在正式開捕當天才對外公布,開捕前出售的大閘蟹都是沒有官方認證的。
和陽澄湖大閘蟹的境況一樣,全國不少地理標志產品都被假冒問題困擾。比如贛南臍橙,還未采摘便已“上市”,以致其原產地贛州市果業局每年在贛南臍橙正式開采的當天都要對外發表聲明:此前市場上售賣的“贛南臍橙”皆為假冒產品。
記者從省商標買賣局了解到,獨特的品質和較少的產量提升了地標產品的品牌溢價,也成為屢被侵權的重要原因。例如普通蟹傍上陽澄湖大閘蟹,價錢可以提高10多倍。丁嵐表示,常見的地理標志違法違規現象主要是擅自使用地理標志商標、名稱或專用標志。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侵權泛濫嚴重損害品牌聲譽,在以往,追責卻很難。“陽山水蜜桃2017年線上銷售以來,由于線上‘買全國賣全國’,打假難度和成本增加了不少。”無錫市商標買賣局副局長王英說,跨省調查取證難,維權周期長,有時取完證,侵權網店已換了“馬甲”。
宜興市楊巷鎮大米產銷技術協會負責人也反映,隨著“楊巷大米”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高,市場上假冒“楊巷大米”的侵權現象逐漸增多。為此,協會及相關企業曾多方維權,但耗時耗力,代理費等維權成本高,有時還會出現打贏官司反而賠本的尷尬,導致企業維權的積極性越來越低。
隨著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的正式落地,維權難題有了破解之道。
去年5月,無錫市惠山區陽山水蜜桃桃農協會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分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為陽山水蜜桃投保“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去年底,無錫某紙制品科技有限公司違法生產大量印有“陽山”商標標識的包裝盒并通過網絡向不特定人群銷售商標侵權糾紛案宣判;今年3月,陽山水蜜桃桃農協會代表獲得保險公司3.2萬余元理賠款。
“這是無錫地理標志產品維權的首例訴訟案件,也是保險公司對地理標志進行賠付的全國首個案例。當地理標志被侵權后,授權使用方因被侵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調查取證費用、訴訟費用等將由保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王英說,目前無錫全市6家開展商標買賣類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中,已有兩家推出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其余4家正積極研究制定地理標志相關險種,地理標志保險已在全市范圍內有序推廣。
記者了解到,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也在地理標志保護中得到廣泛應用。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介紹,去年,協會啟動建設“陽澄湖大閘蟹質量安全智慧管理平臺”,下設質量安全追溯分平臺、智能養殖分平臺、智慧執法分平臺和水產品銷售分平臺,通過5G網絡、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融合陽澄湖大閘蟹養殖過程中所有質量安全數據信息,并同步傳輸到消費者手中蟹扣的二維碼標簽上。通過平臺,協會和主管部門能動態掌握會員單位的銷售狀況,及時發現和快速處理大閘蟹銷售過程中以次充好、弄虛作假等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
“我們身邊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地理標志,是不可復制的寶貴資源。”省商標協會副會長曹靜表示,作為承載人文和自然雙重因素的載體,地標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必然會導致同行業競爭者的模仿和抄襲。必須制定和形成地標培育保護的規范指引,方便地標所有人更快捷地獲得法律保護。
品質是“地標”的靈魂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外地商品性強的品種逐漸進入本地,南京地產的特色品種正面臨考驗。”南京市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人王雪錦認為,地理標志產品特色鮮明、美譽度高,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必須不斷加大保護和培育力度,擦亮“金字招牌”。
南京龍鯽水產開發公司總經理邢志偉介紹,為搶救龍池鯽魚珍稀動物遺傳資源,南京市六合區啟動地理標志申報培育項目,并開展龍池鯽魚“提純復壯”工作。經過3年多的努力,現在龍池鯽魚年產量已達5000公斤左右。隨著養殖水域的擴大,3年后龍池鯽魚有望年產量達2.5萬公斤。今年初,六合將龍池鯽魚養殖推廣列入區“十四五”規劃,計劃至2025年擴展這一單品養殖面積達到2000畝。
業內人士認為,現有地理標志產品的“技術壁壘”普遍不高,拿到這塊牌子也不能“一勞永逸”。以阜寧黑豬為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亞夫科技服務專職特派員、阜寧工作站研究員徐小波介紹,“隨著我國養豬業的飛速發展,豬的品種、飼料和飼養模式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農村生活條件改善后,原先的散養模式不復存在,黑豬在上世紀70年代是純土種,后來逐步更新為新淮豬及太湖豬的雜交后代,土種血統下降,進入新世紀,外種豬血統進一步提高,土味進一步喪失。”
“地理標志產品能夠形成顯著的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除了土壤、溫度、水質等地理條件和自然稟賦,更重要的是其獨有的特性和優良的品質,這才是地理標志的靈魂。在地理標志運用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對商品品質的管理。”江蘇商標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徐升權說。
近年來,我省不少地區地理標志產品嚴控品質,不斷升級。3年前,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周子村,在當地最好的一塊田建了“種子考場”。“‘種子考場’試種不同品種的水稻,既看產量品質口感,又比抗病能力和全生育期,還要關注品種是否適合本區域生長推廣,考出來的‘優等生’才能在核心產區大面積推廣種植。”周子村黨總支書記熊宣文說,地理標志只是搶到了“人無我有”的市場先機,必須“人優我特”才能持續領跑。淳化“種子考場”已迎來34位“考生”,助力土橋大米一次次品質升級。
“從2016年開始引進省農科院培育的蘇紫黑豬品種進行試養,到2019年最終確定以蘇紫豬為阜寧黑豬的支撐品種,該品種在阜寧如果養到9個月以上,可以說是一家燒肉滿村香。”徐小波說,目前純種的蘇紫黑母豬只有1000多頭,含蘇紫血統的母豬1500頭左右,為確保供種能力,在當地已建立兩個阜寧黑豬原種擴繁基地,第三個擴繁基地正在建設中,種豬的供應能力已達到3000頭以上。
“長期以來,由于農副產品行業在我國的發達程度較低,使得我們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不是特別穩定,基本上還是靠‘一方水土’。”曹靜說,今年3月,《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簽訂,給我國更多的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國門帶來新的機遇。要用現代的理念來運營傳統的資源,通過質量管理、技術標準、跨界營銷,讓地標產品在銷售中、在市場上得到消費者認可,地標產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臺。
酒香也怕巷子深,貨好也得會吆喝。今年,我省召開首屆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推介會,希望借此推進全省13市的地標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消費者的廚房餐桌,將地方“土特產”作為帶動、整合和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的有效抓手,打造一個“地標”,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
□十象網記者洪葉許海燕孟旭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