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鄉村振興青年先行
- 作者: 十象商標新聞 發布時間:2024-01-12 17:24:36
- 摘要
張國丹:侗族大歌賦予我閃光青春“春天到好時光,布谷鳥叫催春忙;河邊楊柳冒新芽,春耕時節播種忙……”4月18日晚,在“村姑阿香”的抖音直播間里,一群身著民族服飾的侗族姑娘一邊演唱侗族大歌,一邊介紹侗鄉風
陳章林(左)在制作韭菜根。
張國丹:侗族大歌賦予我閃光青春
“春天到好時光,布谷鳥叫催春忙;河邊楊柳冒新芽,春耕時節播種忙……”4月18日晚,在“村姑阿香”的抖音直播間里,一群身著民族服飾的侗族姑娘一邊演唱侗族大歌,一邊介紹侗鄉風情。潔白的銀飾、亮麗的侗裝、婉轉動聽的歌聲……不到兩小時的直播,吸引了上百萬網友和粉絲的點贊。
領頭的侗族姑娘“阿香”,本名張國丹,1990年出生于黎平縣三龍侗寨中羅村。“我有生以來,講的第一句話是侗話,唱的第一首歌是侗歌。”在“侗歌窩”里長大的張國丹,耳濡目染,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天籟之音”的侗族大歌有著特殊的感情。
19歲時,張國丹考取了外省一所大學的旅游管理與服務專業,畢業后在廣州做外貿工作,年薪約50萬元。然而隔山隔水,卻隔不斷張國丹心中那千絲萬縷的鄉愁,夢中時常縈繞著侗族大歌的優美旋律。每次返鄉,她都要向酷愛侗歌的父親張學成以及寨里的歌師們學唱侗歌。
隨著打工潮的興起,三龍侗寨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賺錢,世代傳承的侗歌漸漸被冷落,出現傳承危機。父親時常為此擔憂:“等我們不在了,這么多侗歌傳給誰喲?”2015年冬天,父親的意外去世,讓張國丹更加堅定了回鄉傳承侗族大歌的決心。
回鄉后,張國丹先拿出積蓄,將自家的5畝農田改造成魚塘,通過養魚籌措資金。與此同時,她走村串寨,哪里有侗歌表演她就去拍攝,哪里有老歌師她就去學習,并將搜集到的侗歌記錄在歌本中。
2018年,張國丹注冊了抖音賬號和西瓜短視頻賬號,將侗鄉的美景剪輯成短視頻發在抖音上,對外展示侗族風情。一個月下來,只積累了100多個粉絲,她有點沮喪。面對挫折,張國丹并不氣餒,重新調整策略,直播時自己身著民族服裝出鏡,邀請侗族大歌歌師參與到短視頻拍攝和直播中,架起了侗族文化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2018年11月以來,張國丹通過記錄侗家生活、傳播侗族文化,在“村姑阿香”抖音上發布短視頻和現場直播,已收獲116萬粉絲、884萬點贊。4年來,她直播帶貨超500萬元。2019年,入圍“最具人氣鄉村文化創作者”金稻穗獎;2020年,被評為抖音鄉野風物主理人,并獲黔東南州網紅助農PK大賽第1名;2021年,獲省首屆全民抖音創作大賽二等獎;連續十三次登上央視節目。
“傳承侗族大歌對社會有價值,對自己有意義。如果我的青春有什么閃光,那都是侗族大歌賦予我的。”張國丹自信地說。
如今,身為預備黨員的張國丹,正致力于民族文化進校園,樹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組建“夜郎公主”組合,嘗試用漢語傳唱侗歌,讓更多人聽懂侗族大歌;打造“夢歌田園”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陳章林:在廣袤田野追逐綠色夢想
“要常松土,勤除草,韭菜葉吸收充足的陽光,根須才能長得壯,品質才會更好……”4月20日,在丹寨縣龍泉鎮馬寨村韭菜種植基地,溪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章林正在指導村民們管護韭菜。輕風吹拂,一簇簇青翠欲滴的韭菜苗在陽光下搖曳生姿,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今年31歲的陳章林,是一名中共黨員,2016年畢業于貴州大學。在馬寨村鄉親們的印象中,村里出過不少大學生,但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的,陳章林是第一個。得知陳章林要回鄉創業的想法后,父母和他大吵一架,雙方冷戰了整整3個月。
返鄉后的陳章林,發現家鄉有名的特色美食韭菜根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商機。陳章林在鄰村承包了50畝地,聘請農戶進行韭菜種植,等菜根長成后統一回收。那段時間,陳章林白天建廠房,晚上到基地里察看韭菜種植情況。看著他不像是“三分鐘熱情”,父母也慢慢開始支持陳章林,幫他給韭菜除草、施肥。
“雖然辛苦,我依然滿懷信心。50畝土地,按畝產1200公斤韭菜根估算,曬干、加工好就有3萬公斤的成品,肯定能賺錢。”陳章林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由于管理粗放,到了10月韭菜根收獲的季節,收回來的韭菜根長短粗細不一,雖然收獲了3萬多公斤,可真正能腌制的只有三分之一。為了確保產品的質量,剩下的只能廢棄。經過8個月腌制發酵后,第一批產品上市銷售,韭菜根獨特的風味受到了客人好評,產品順利銷往周邊縣市的餐館,并與州內幾家大型餐飲企業達成了供貨協議。
正當陳章林信心滿滿準備擴展市場時,現實再次給了他“當頭一棒”。一位客戶打電話來說:“這次送來的韭菜根和第一次送來的口味相差太大,你來把貨運回去!”為了解決產品質量問題,那段時間陳章林苦思冥想,經常徹夜難眠。經過仔細排查,陳章林找到了質量問題的原因。原來,工人們是按照各自的習慣配料加工產品,做出來的韭菜根口味也不盡相同。
第二年,陳章林規范了基地的韭菜種植方式,選種、育苗、施肥、除草都有相應的標準。在加工環節,他反復摸索,終于制成了口感和味道相同的韭菜根,加工環節同步實現了標準化。
2019年,陳章林的公司注冊了“美人靠”牌韭菜根商標,并將包裝產品推向市場,除供應當地飯店和地方特產專賣店外,還遠銷廣州、杭州等地,產業逐步做大。韭菜根種植成功后,解決了馬寨村60多人的就業問題。陳章林也先后被評為“貴州省優秀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等。對此,陳章林沒有滿足現狀,他先后到貴陽、杭州、廣州等地,學習種植和網絡直播技術,推廣韭菜根產品。
今年,陳章林帶領村民們種下了42畝韭菜,預計產值可達80余萬元,利潤達40余萬元。同時,陳章林打算將原來廢棄的韭菜葉進行衍生產品研發,加工成酸韭菜,實現小韭菜的大價值。
在陳章林的帶領下,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回鄉創業擇業的青年人也越來越多。
姜春蘭:在振興路上譜寫青春之歌
4月22日一大早,姜春蘭像往常一樣,手提環保袋走出村委會大門,行走在熟悉的鄉間小路上。“春蘭姐,下雨天你還來啊?”在平兆村巴拉河寨頭的風雨橋長廊上,幾位村民用苗語親切地向姜春蘭打招呼。姜春蘭微笑著回應后坐了下來,掏出環保袋里的鄉村振興宣傳手冊,用苗語和村民們拉起家常,宣傳黨的好政策。村民們臉上淳樸的笑容,讓姜春蘭心里感到格外溫馨和踏實。
平兆村曾是深度貧困村,姜春蘭的家就在平兆村巴拉河寨二組。當時,姜春蘭和弟弟都在上大學,家中因學致貧,2015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同年,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臺江分局幫扶平兆村,一位姓楊的干部結對幫扶姜春蘭家。“每次寒暑假回家,媽媽都會在我耳邊念叨楊叔叔如何幫扶我家。”姜春蘭回憶說,當年她家享受了很多國家惠民政策,尤其是學費減免,極大地減輕了家中負擔,讓她姐弟倆能安心在大學讀書。在楊叔叔的幫助下,姜春蘭家不僅參與村里合作社發展蔬菜產業入股分紅,父母還在蔬菜基地務工掙錢。
2017年,姜春蘭家成功脫貧,23歲的姜春蘭也順利從貴州民族大學畢業。看到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姜春蘭從心眼里感激黨的好政策,也很想對一直未曾謀面的楊叔叔親口說聲“謝謝”,但由于畢業后忙于找工作,一直沒有機會。2017年底,姜春蘭得知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臺江分局招考工作人員的信息,心中非常高興。經過努力備考,她如愿考入了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臺江分局。
“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家今天的好日子。”參加工作后的姜春蘭,一直心存感恩黨和國家,用心反哺父老鄉親的愿望。2018年,臺江縣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臺江分局也在部署幫扶工作并安排新的駐村幫扶人員。得知這個消息,姜春蘭主動向組織提交申請。2018年4月,她如愿回到老家平兆村開展駐村幫扶,并負責巴拉河寨三組的網格工作。
昔日的村民如今成為駐村干部,身份的轉變,讓姜春蘭深感責任重大。
平兆村寬闊的通村路硬化了,通組石板路鋪就了,街上的路燈明亮了,漂亮的踩歌堂修好了,合作社的時令蔬菜品種多起來了……這一切不僅展現著家鄉的巨大變化,也讓平兆村按期摘掉了深度貧困的帽子。
2020年,姜春蘭被評為“全州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幫扶干部”。“年輕人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讓家鄉變得更美好。”姜春蘭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姜春蘭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平兆村的大事小事,她時時掛在心上,時常往村里跑。村里實施350畝枇杷種植項目,她幫忙流轉土地;村里搞小龍蝦試養,她從網上下載養殖視頻供村民作參考;她還為村里的刺繡作坊產品尋找銷路……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姜春蘭受助不忘感黨恩,學成不忘眾鄉親,為改變家鄉面貌,她在鄉村振興路上貢獻青春力量。
王靜:奮斗在信息時代的“新農人”
“農村玉米芯不要丟,可以種出美味的平菇。這條視頻將教您如何種植平菇,助您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一條5分鐘的短視頻播出后,迅速成為抖音視頻爆款,視頻閱讀量達6589.2萬次,點贊104.9萬次,收藏31.9萬人次,分享15.9萬人次。網友們紛紛點贊、留言,“農村生活記錄者”抖音號迅速名聲大噪。“農村生活記錄者”的抖音主播叫王靜,是施秉縣一名“科技特派員”。
1990年出生的王靜,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2013年,從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王靜放棄了進入外企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返鄉后的頭兩年,王靜當過民辦教師,到菌種廠打過工,開過百貨店。
2017年,王靜有幸參加了縣政府組織的農村電商培訓班。這次培訓,讓原本有著一定電商銷售基礎的她豁然開朗,開始萌發創業的想法。2019年,網絡短視頻開始盛行,在電商平臺里“摸爬滾打”了幾個春秋的王靜,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契機。“拍攝短視頻,讓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農村生活。”
說干就干,王靜仔細研究各類短視頻平臺的作品,每日奔走在村寨集鎮、田間地頭,拍攝農村生活視頻。她跟網友們分享傳統榨油方法、直播農產品采收現場、介紹常見的山菜野果……有一次,王靜發布了一條關于“玉米芯土法種植平菇”的短視頻。視頻發出后很快火爆,獲得了40多萬播放量,粉絲驟增20多萬。
在王靜的不懈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樂于分享她介紹農業技術的視頻。她趁熱打鐵,陸續發布了關于茯苓、天麻、魔芋、紫薯等種植技術的短視頻,并開通了網絡直播,和網友們面對面交流互動。黃平縣種植戶王文遠是“農村生活記錄者”的“鐵桿粉絲”。通過視頻學習種植茯苓成功,他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茯苓種植大戶,帶動100多戶村民增收。
粉絲們的認可,讓王靜備受鼓舞,她決心將更多的現代農業技術通過網絡傳播出去,助力各地群眾增收致富。為此,王靜創辦了公司,專門成立了專業菌種生產團隊,覆蓋施秉、鎮遠、劍河、雷山等縣菌種廠,帶動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廣泛吸納周邊村民就業,人均增收三四千元。
王靜經常帶領同事走村入戶保底收購各類農產品,解決農戶們“農產品出不了村”的問題,幫助鄉親們直播帶貨,成為一名“網絡達人”。2021年,王靜在施秉及周邊縣收購紫薯、魔芋等農產品約60噸,幫助800多戶農戶平均增收2000元。
隨著王靜的公司逐步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返鄉青年加入了她的團隊。“靜姐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人格魅力,我們愿意跟著她一起干。”在公司負責直播的大學畢業生雷邦艷說。如今,王靜的抖音賬號已有粉絲271.6萬,發布作品967個,獲點贊616.4萬。“我只想堅持自己的初衷:傳播實用的農業技術、記錄真實的農村生活。”王靜說。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王靜表示,她愿做一名奮斗在信息時代的“新農人”,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楊光珍:奮進搏擊中放飛青春夢想
暮春時節,鶯飛草長。
4月25日中午,在麻江縣谷硐鎮黃泥村的三珍牧業有機農場,身著藍色工裝的楊光珍在召喚豬兒吃食。“開飯啦,嘞嘞嘞嘞……”聽到呼喚,一頭頭胖嘟嘟的黑毛豬崽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爭先恐后地圍著食槽埋頭搶食。
楊光珍,26歲,貴州三珍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大學畢業,原本可以在大城市里找一份滿意工作的她,卻毅然選擇了返鄉創業。“就是不甘讓青春在歲月中蹉跎,想趁年輕在風雨中搏一搏。”談及回鄉創業的初衷,楊光珍靦腆中帶著幾分剛毅。
楊光珍告訴記者,她選擇當“豬倌”是源于一次打工經歷。2018年,大學畢業不久的她經朋友介紹來到本縣一家山莊打工。不久后她發現,這家山莊餐桌上的豬肉菜品特別美味,深受顧客青睞。經了解得知,這優質的豬肉食材,源于山莊自家養殖的黑毛豬。于是打工之余,楊光珍開始向山莊的飼養員虛心學習養豬技術。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掌握了一定養殖技術的楊光珍堅定了回鄉養殖黑毛豬的信心。2019年7月,楊光珍等9名90后大學生,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態,籌資100余萬元,在麻江縣谷硐鎮黃泥村租下100畝土地,創辦了貴州三珍牧業有限公司和三珍牧業有機農場,開啟了“豬倌”生活。
經過大量實踐,楊光珍和伙伴們摸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生態循環養殖之路:一方面,利用自己種植的食葉草、高鈣菜等牧草為原料加工成青飼料,高溫發酵好后喂養黑毛豬;另一方面,利用豬產生的糞便來種植果蔬和牧草,并定期給豬喂食中草藥,提高它們的免疫力……農場逐漸形成了一個綠色的生態循環系統。
如今,貴州三珍牧業有限公司已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牧草種植1000畝,公司除了每年回收牧草外,還讓農戶參與牧草收割和生豬宰殺、包裝等工作,帶動40余人就業。
“在家門口上班,每月工資3000元,還能照顧家里。”黃泥村村民劉家碧很珍惜這份工作。
“沒想到自己也能上班賺錢!我負責豬肉包裝工作,一個月有3000元收入。”身有殘疾的村民趙厚桃一臉感激。
讓父老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楊光珍等人回鄉創業的初衷。如今,公司在楊光珍的帶領下,從最初的年出欄成品豬100頭到現如今的1000頭,年產值達200萬元。2021年,三珍牧業有機農場獲“黔東南州鄉村振興巾幗基地”稱號。2021年9月,楊光珍當選為麻江縣青年致富帶頭人理事,同年11月當選為麻江縣第十屆政協委員。
“下一步,我們要把三珍牧業打造成集康養、農旅、研學、體驗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帶領更多鄉親增收致富。”談到未來的發展,楊光珍信心十足。“家鄉也有詩和遠方。”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90后大學畢業生楊光珍和團隊伙伴們,一起在奮勇搏擊中砥礪前行,放飛青春夢想。
楊平合:綠水青山間種出“金山銀山”
“木耳采后要及時晾曬,晾曬時將木耳均勻地鋪撒在晾曬架上,每隔兩個小時翻曬一次,這樣的木耳質量才好。”4月29日,在信地村木耳種植基地,侗族青年楊平合帶著幾名村民正在晾曬黑木耳。曬壩上,攤曬著剛剛采摘下來的木耳,耳大肉厚、烏黑亮麗。
1990年出生的楊平合,是從江縣往洞鎮信地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2014年,楊平合從廣西師范大學畢業,在深圳一家企業上班。在深圳打拼期間,每年春節都回家過年的楊平合發現:往日冷清的家鄉,因年輕人回來變得熱熱鬧鬧;過完年年輕人背起行囊離開,家鄉又恢復了往日的冷清。
“家鄉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鄉的建設也需要年輕人回來。”有著濃厚家鄉情結的楊平合看到這一切,萌發了回家創業的念頭,并越發堅定。2016年底,楊平合毅然放棄了穩定工作,回到家鄉,準備發展種養業。
說干就干。2017年4月,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楊平合與村里6位返鄉創業青年成立了從江縣往洞鎮信地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主要開展黃牛養殖。2018年出欄300頭,創收30余萬元,這是楊平合和伙伴們挖到的“第一桶金”。
小試牛刀初獲成功,楊平合和伙伴們決定要進一步拓展產業,并將目光鎖定在食用菌種植。在從江縣食用菌專班的推動及幫助下,合作社開始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產業投資550余萬元。項目實施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
按照學習到的方法,結合當地環境進行摸索,楊平合和伙伴們天天在食用菌大棚里“摸爬滾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楊平合和伙伴們的努力下,合作社快速發展起來,不僅種植木耳,還大面積種植了香菇、油茶、林下黑靈芝等。
2022年,合作社種植靈芝孢子粉20畝、林下黑靈芝67畝、黑木耳菌棒10萬棒、豇豆40畝、油茶238畝,帶動農戶就業15000人次,固定用工40余人。
去年,木耳種植大戶楊秀安跟著種植了25萬棒木耳,年收入達12萬元,臉上樂開了花。“在家門口每天也能賺到100元,每年收入1萬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楊秀芝樂呵呵地說。
憑著一股子韌勁和干勁,楊平合及伙伴們把合作社創辦成往洞鎮目前最大的生態養殖合作社,并榮獲“從江縣2020年脫貧攻堅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貴州省5A級服務三農金牌合作社”多項榮譽。楊平合也榮獲“從江縣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等榮譽。
年前,村委會換屆,鄉親們一致推選他為往洞鎮信地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楊平合合伙創辦的合作社,讓村民有了事干、有了錢賺、有好日子過。”鎮里包村領導、從江縣往洞鎮紀委書記周曉芳為他們點贊。
發展特色種養業,為楊平合和伙伴們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入,但他們并沒有在創業的道路上就此止步。談及未來發展,楊平合坦言將發展循環農業,在青山綠水中,帶領鄉親共圓致富夢。
余鵬:在農村沃土綻放青春理想
“大家看,眼前的座座青山,就是我們的資源和優勢,我們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把這些青山變成我們的金山銀山……”4月30日,參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歸來的黨代表、雷山縣永樂鎮喬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鵬,第一時間在養蜂場把黨代會精神分享給群眾。
2014年大學畢業后,余鵬在外四處闖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位東北養蜂人,跟隨他學習養蜂技術。師傅見他勤勞肯干,就向他傳授培育蜂王、分蜂技術。在外闖蕩的日子里,余鵬時常懷念家鄉的莽莽大山和鄉鄰鄉親。2015年,學到養蜂技術的他決定回鄉創業。
余鵬決定利用學到的養蜂技術,籌措資金建蜂場,創辦貴州半畝苗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啟創業之路。他將學到的養蜂新技術與家鄉的傳統養蜂技術結合起來,大膽嘗試探索,終于取得了成功。一年后,他的蜂場養蜂規模發展到上百箱,純收入達到13萬余元。創業成功后的余鵬,開始把重心放到了帶領群眾致富上,積極提供技術支持,帶動群眾一起發展養蜂產業。
“‘小余支書’不但為我們免費提供蜂種,還教我們養蜂技術,大大降低了發展產業的風險,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蜂農劉治坤說。2019年,他家養蜂70多箱,產蜜300多公斤,收入10多萬元。
“在‘小余支書’的帶領下,去年村里共賣出2000多公斤蜂蜜、1600多箱蜂種,蜂農戶年均創收5萬多元。”喬配村第一書記楊風華介紹說。
憑著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敢闖敢干、苦干實干的精神,余鵬得到了組織和群眾的認可,2017年3月,他當選為喬配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的余鵬,為提高群眾收入,喬配村圍繞“特種養殖+”主導產業,全面做活林區經濟,形成了以天麻、筍用竹、林下養蜂為主的林產業多元化立體發展格局。目前,喬配村參與主導產業的農戶有148戶554人,戶均增收1萬余元。隨著產業發展壯大,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大伙的奔頭更足。
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孩子上學、農合醫保、解危濟困等村里的大小事情,余鵬一直在忙碌操辦。
幾年前,因為車禍,任華的妻子脊椎受傷長期臥床,自己腿部受傷不能下地干活,家里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余鵬得知后,及時上門了解情況,結合政策鼓勵任華一家發展養殖致富,并且幫助他們申請國家扶貧貸款。
“因為我們家缺少勞力,‘小余支書’就把幫我貸來的錢款入股了合作社。現在,我家年年都有分紅,家里還養雞、養蜂,日子越過越好了。”任華高興地說。
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由于工作出色,余鵬先后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貴州省優秀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前不久,他又光榮當選為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只有扎根基層沃土,增長見識、才干,才能綻放出最美的青春。”余鵬表示,自己愿做一只工蜂,采得百花釀成蜜,帶動鄉親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圖/文馮哲、楊峰、黃思銘、潘雪、龍曉慧、楊玉婷、顧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