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
- 作者: 十象商標 發布時間:2024-01-12 20:42:02
- 摘要
我們主張每個企業應當努力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它可以指導關鍵商業決策,確定適合的員工行為規范,最終幫助企業獲取整體利益。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的理由非常明確,無須質疑。
我們主張每個企業應當努力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它可以指導關鍵商業決策,確定適合的員工行為規范,最終幫助企業獲取整體利益。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的理由非常明確,無須質疑。例如:
?它給員工一個明確的理由去相信企業會不斷勉勵自己、激勵自己。
?它能讓員工看到品牌大計如何實現品牌遠景規劃和客戶承諾,感受其對業務目標的影響,并找到自己在其中的最佳位置。
?它能通過品牌承諾,培養一種自豪感。
?它能提供一套有效的招聘技巧和人才吸引工具。
?它證明了客戶和品牌是企業關注的焦點。
最為關鍵的是,把品牌置于企業的焦點位置可以使員工清楚什么對品牌有利,什么對品牌有害。不論是實地操作還是管理班子,就更容易作出戰略決定。現在,整個企業就能獲得品牌透鏡,從新產品開發(例如,在諾基亞,產品設計必須時尚,而且與眾不同)到產品定價(JohnDeere公司對自己的設備征收保險費,因為該設備和它價值相當,更重要的是,它有品牌承諾),或是一個戰略性的收購,它都能幫助建立品牌價值(美國通用磨坊公司最近收購PiHsbury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雙贏案例)。
立足品牌建設企業文化不是光要追求短期轟動,還要真正持續地創立一系列企業品牌承諾。要創建以品牌為核心的企業環境,就必須保證讓每位員工時時刻刻,跨職能領域、地區界限和地理市場去展現品牌。
如何使員工接受你的品牌
有些大型健康保險公司的雇員曾告訴我:“我們這一行是為延長人的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而服務的。我非常好奇可口可樂公司是如何將用糖和水做成的飲料賣出去的,他們的員工也為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感到驕傲嗎?相比之下,我們公司提供醫學幫助,我們卻沒有這種自豪感。”這段話正巧說中了許多公司現在面臨的困境:雇員對自己的公司缺乏自豪感、主人翁意識和個人感情聯系。對于可口可樂公司而言,他們花費數十年時間將精力和激情注入由水和糖做成的飲料中。這種碳酸飲料是沒有任何魔力可以讓該公司如此執著的。員工的目的感和激情是來自于企業內部的,在于企業對品牌長期正確的領導、重視和承諾。
不論你是從事零售、高端服務行業,或是低端包裝貨物、工業零件供給行業,都應該讓員工熟知品牌承諾,并把他們的行為和品牌承諾統一起來。這對于建立以品牌推動的企業,獲得持續、有利的增長至關重要。在這場戲劇中,面對客戶的員工可以擔任主演,但每個員工都是演員之一,對于品牌建設有自己的角色。在本章中,我們將通過品牌同化來剖析員工和品牌的關系,或“品牌一員工”關系。
讓員工詮釋品牌:宏偉藍圖
維薩信用卡公司的品牌營銷執行副主席BeckySaeger一語中的:“我們的員工就是我們的品牌。因為每一位員工都和客戶發生聯系。”
品牌同化需要組織一系列活動,提高員工的行為同品牌長期保持一致的可能性。換言之,當企業內部人員和主要客戶、潛在客戶或其他利益相關者打交道時,你希望他們的思考、溝通以及行為方式能夠創造品牌所期望的客戶體驗和持久的影響力。
在一個有著濃厚的以品牌為中心文化的企業里,那些不言而喻的行為通常由品牌推動,并且是以顧客為中心的。這些行為往往會讓客戶滿意、驚喜,并且愿意建立和企業、品牌的感情聯系。西南航空和沃爾瑪在價值推動定位這方面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些品牌,如梅塞德斯公司(Mercedes)、蒂凡尼公司(Tiffany's)和高盛公司(GoldmanSachs)則在保險金定位這一塊更勝人一籌。我們已經在前面的章節里贊揚了一致性和執行力價值,這兩條是非常重要的。
員工信任系統,不是合作使命聲明,推動行為
如果品牌同化的最終目標是要讓員工圍繞品牌行動、思考和互動,并像呼吸、開懷大笑一樣自然地進行,那么下列問題就值得關注:
?員工認為我們公司在做什么?
?員工認為我們的品牌代表什么?
?什么驅動了員工的行為?
?什么可以激勵他們?
?為什么無論高級管理層是否表明他們需要什么,有些事情會發生,而另一些事情不會?
有些因素,如個人能力和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都是決定品牌推動行為是否存在的重要因素。其中,被忽視最多的驅動力之一就是被員工奉為真理的口頭目非口頭信念。例如:
?是什么讓員工相信他們在公司里得到了回報?
?誰得到了提升?為什么?
?員工認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這些個人觀點都會舉足輕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不論它們和現實之間離得有多遠。
了解員工對上述問題的觀點,以及他們如何有意無意地作出決定,影響自己的行為,這一點至關重要。員工發展的需要可以在公司內部或利用外部資源來完成。你需要迅速、恰當地評估這些操作信念是否能夠營造出一些自然張力區域,或者你一直試圖創造的“品牌一客戶”關系的關鍵問題。當這些張力區域數量過多或者氣氛緊張,想用品牌同化來有效地培訓和教育員工的可能性將不復存在。
品牌同化:從教育、啟發到執行
想使品牌同化行之有效,企業需要管理兩類主要活動:一類注重教育和啟發,另一類則通過致力于品牌推動操作來驅動業務程序不斷完善。我們先快速地瀏覽第一類,然后再仔細探討這些程序在實際中的情況如何。
致力于教育和啟發
品牌同化的核心是對員工進行品牌教育,并啟發他們保持和品牌一致的行為。
品牌推動教育和啟發活動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取決于每個企業不同的背景。但最簡單的方式是給員工一個正確的方向,讓他們最終以品牌和企業為榮。通過幫助員工建立對品牌的基本認識及情感,通過給予他們一些輔助工具和架構,使之更有效地作出日常決策,讓員工和品牌之間建立深厚、持久的感情,并更好地激勵他們為客戶和其他員工做出正確的事情。
結構性品牌同化方案品牌同化不可能總是這么直觀。對于有些企業,不能認為只要給員工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他們就會在本能驅使下,產生品牌推動行為。例如,你可能會經歷頻繁的員工更換(如麥當勞),或雖然擁有固定的工作團隊,但常常和管理層發生矛盾(如聯合航空)。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采取明確策略,對不同個體和團隊的激勵方式進行完善和修改。
或者,你剛剛收購了一家有著不同價值觀的公司,操作信念也自然不同[美國在線(AOL)和時代華納(TimeWarner)就是一例];又或者你發展的速度太快了,現在你的核心業務面臨著劇烈滑坡,如同現在的許多網絡公司。還有可能你正在經歷著迅速的市場變動,從根本上改變你的競爭背景[如20世紀90年代的IBM和塔吉特(Target),美國第四大零售商,和今天許多正在解除管制的公司所經歷的一樣不管你是哪種處境,商業發展和從前不同,大多數公司要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給員工指明正確的方向。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激勵機制被質疑,或要采取大規模的活動,品牌同化應當在一個結構井然的計劃下執行,否則將無法做到行之有效。此類計劃通常能提供恰當的精確度、緊急性、重心和速度的平衡,并且能利用多余的財政和人力資源,有效地執行。接下來的內容里,我們提供一個結構化的品牌同化方法。
保持、更新和監控像3M、寶馬和亞馬遜這類公司,用一種正式的、主動的模式攻擊品牌同化,看起來無法理解。在這類公司中,教育、啟發員工去詮釋品牌,是他們DNA中的一部分。
無論是否因為有一個長期信奉品牌價值的文化,如創新精神和信任感,同時員工相對穩定;或者擁有全球范圍的業務,如高速駕駛、制造精良的汽車(寶馬);或者有著改變世界的使命感的公司(亞馬遜),員工能為品牌展開積極、深入、廣泛的宣傳。
這些公司通常依賴于幾個核心競爭力,例如擁有內部品牌建立機制、公司和員工之間有緊密的聯系,或推動強有力的品牌核心文化。他們將這些競爭力運用到活動和管理中,使之不斷同員工對話,強化品牌的地位,始終保持品牌在員工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并將它融入日常操作的流程中。
然而,即便在這些模范公司中,“品牌一員工”關系也應當時時鞏固和更新,那些采用了正式品牌同化方案的公司亦應如此。在鞏固周期中,應開展教育性活動和其他相關計劃,以便強化員工已經展現出來的品牌推動行為。同時,公司也應當監控、衡量“品牌一員工”關系的健康與否。
致力于品牌推動操作
有時,即便使用了結構性同化流程的教育和啟發,也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換言之,盡管員工知道企業對品牌的期望,有可能公司還是無法有效操作品牌。有時你還是需要深入業務的各個操作環節,解決其中的問題。從中你就能發現主要的操作故障是出現在實地、工程、生產環節,還是操作性傳播阻礙了員工傳播品牌承諾(例如復雜的DSL安裝程序和United公司未完成的“騰飛”計劃)。
因此,品牌同化必須還要致力于評估你的流程、競爭力和操作系統,隨時作出調整,以免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員工傳播品牌承諾。換句話說,你必須致力于優化品牌操作。
有時候,小規模的調整就能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從而完善品牌傳播行為。有些時候則需要革命性的變革:重新調整計劃。你的企業應當對此了如指掌,并善用這兩種品牌推動具體操作。二者的目標都是要把員工訓練為企業和品牌的權威、信譽大使,同時消除各種結構和程序上的障礙,以免束縛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