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盼“再生”
- 作者: 十象商標新聞 發布時間:2024-01-12 17:55:22
- 摘要
尤溪縣梅仙鎮下保村再生稻收割吳振湖黃功興攝在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拖拉機手為曾繁輝的再生稻秧地進行深翻作業。吳振湖黃功興攝尤溪縣農戶收割再生稻。吳振湖吳德堋攝核心提示不久前,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的百畝再生
原標題:再生稻盼“再生”
尤溪縣梅仙鎮下保村再生稻收割吳振湖黃功興攝
在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拖拉機手為曾繁輝的再生稻秧地進行深翻作業。吳振湖黃功興攝
尤溪縣農戶收割再生稻。吳振湖吳德堋攝
核心提示
不久前,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的百畝再生稻示范基地迎來收割期。經專家現場測產,省農科院自主選育的品種“內6優7075”實現再生季干谷平均畝產503.99公斤。在今年8月的測產中,該品種創造了頭季干谷平均畝產864.03公斤的高產紀錄。
這就是再生稻的田間實力。
作為一種有別于傳統的稻作制度,再生稻對稻區光溫資源物盡其用,可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具有增產增收、省種省工、減肥減藥等優勢。然而,由于勞動力轉移、種糧效益不高、機械化推進遲緩等因素,再生稻種植規模近年來有所下滑。破解種糧難題,不僅需要依靠科技興農,更要呼喚更多社會參與。
一種兩收“噸糧田”
54歲的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種糧能手曾繁輝,種植再生稻已近30年。
1991年,該縣開始推廣再生稻。“早稻割完后,稻樁上的腋芽重新萌發,兩個多月后就能再收割一季稻谷。”面對農技人員的科普,種慣了雙季稻的曾繁輝感到不可思議。
在麻洋村,600米海拔以下種早、晚兩季水稻,600米以上只種一季中稻,是祖祖輩輩沿襲的田間傳統。
再生稻技術,突破了傳統稻作制度。
再生稻,最初是為了解決水稻種植中光溫條件“一季有余,兩季不足”而出現的稻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水稻頭季收割后存活的腋芽在適宜的光、溫和養分條件下,萌發成穗。
在我國農耕時代,已有關于再生稻的零星記載。進入近現代,我國以及美國、日本、印尼、印度等國家先后開展相關研究,但由于缺乏具有強再生力的品種,再生季產量始終在低位徘徊,難以形成規模。在較早發展再生稻產業的四川省,當時再生季產量普遍在100公斤上下。
上世紀70年代,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獲得長足發展。1983年,謝華安育成的“汕優63”問世。作為我國雜交水稻推廣面積紀錄的保持者,“汕優63”不僅能夠有效應對當時愈演愈烈的稻瘟病,還被證實具有強再生力,是再生稻用種的不二之選。
隨著“汕優63”在全國推廣,再生稻真正從理論走向實踐。我國南方地區再生稻種植規模因此迅速擴大。
1988年,省農業廳在全省試驗推廣再生稻栽培技術。作為國家和福建省商品糧基地,尤溪成為首批試點縣之一。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曾繁輝將自家7畝稻田由雙季稻改種再生稻。
“種一次,收兩季,省了一季的種子,以及播種、育秧、插秧等人力成本。”尤溪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卓傳營致力推廣再生稻20多年,根據他當時的測算,種植再生稻要比雙季稻每畝節省100多元綜合成本,總產量卻不相上下。
但再生稻的推廣并不如想象般順利,更多的農戶對新鮮事物持觀望態度。直到“稻癭蚊”的出現,才凸顯了再生稻的另一優勢。
“稻癭蚊”是6月底至7月初廣泛出現的稻田蟲害,彼時正值晚稻分蘗期,抵御蟲害能力弱。卓傳營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由于“稻癭蚊”的迫害,當地稻田出現了“一畝只剩十八穗”的慘淡景象。
而再生稻的特殊生育周期,可以有效避開“稻癭蚊”危害。趨利避害,大批農戶開始試種再生稻,并嘗到了甜頭。
隨著“汕優63”“Ⅱ優明86”“Ⅱ優航1號”等強再生力品種不斷涌現,加之高產高效技術持續突破,再生稻的產量一路趕超傳統雙季稻。
1991年至2010年的30年時間里,尤溪曾7次創造再生稻再生季產量世界紀錄。曾繁輝就是其中多次紀錄擁有者。2010年,尤溪縣創造了再生季601.86公斤的驚人紀錄。
自2000年開始,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在尤溪建立再生稻示范基地,連年開展再生稻高產栽培示范。數據顯示,至今22年,百畝示范基地頭季平均畝產843.2公斤,再生季平均畝產493.6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噸糧田”。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糧食自給率低。再生稻激活了福建尤其閩西北單季稻產區現有耕地的增產潛力。因此,再生稻成為福建大力推廣的稻作模式,歷年相關政策包括種子補貼、催芽肥補貼、加價收購等。最高峰時,全省再生稻種植規模突破百萬畝。
農機農藝謀融合
再生稻優勢顯而易見,但曾繁輝發現,最近10年,村里的再生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麻洋村現有再生稻面積不足200畝,與高峰時的2000畝相去甚遠。
再生稻遇冷的不僅是這個村莊,全省現有規模僅約50萬畝。
面積銳減的背后,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在尤溪這樣的山區縣,農忙時節,一名割稻工的工資約150元每天。
機械化被認為是破解之道。
事實上,水稻生產早已實現高度機械化。在福建,水稻耕種防收綜合機械化率接近80%。但對于再生稻而言,頭季稻收割依然高度依賴人工,機械化程度相當有限。這與水稻品種特性密不可分。
“一般秈稻品種具有高芽位優勢,也就是說,高節位的腋芽再生力遠勝于低節位。”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張建福說,以往,為提高再生季產量、縮短生育期,頭季稻收割時留樁高度多在35厘米(保留倒二節的腋芽)以上,但收割機作業時,普遍留樁較低,“由此出現了農機農藝不相匹配的問題”。
農機與農藝融合是方向,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由于再生稻產業仍屬小眾產業,對農機需求量有限,鮮有農機科研與企業投入研發,市面上適用再生稻的專用型收割機少之又少。”張建福說,農機適應不了農藝,只能農藝主動適應農機。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低芽位優勢品種成為再生稻育種的主要方向之一。“內6優7075”“甬優1540”等適宜機收的品種應運而生。這些品種在確保留樁高度在30厘米左右時,能使腋芽依然具有較強活力,輔以施用催芽肥等栽培手段,便能保證再生季產量。
機械化顯著降低了再生稻生產成本。
“將頭季稻由人工收割調整為機械收割,人工成本減少了62%,經濟效益提高了2倍左右。”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林強研究員說,近年來,省農科院連年在浦城縣臨江鎮水西村開展再生稻全程機械化栽培示范。今年,示范片頭季干谷平均畝產664.5公斤,再生季干谷平均畝產324.63公斤。
盡管機收再生稻產量不俗,但與人工收割相比,依然有所差距。一方面,適宜機收的再生稻品種較少;另一方面,農機與農藝融合程度依然有限。
“收割機作業時來回碾壓,破壞了部分腋芽的活力,以致后期再生時水稻參差不齊,產量和品質下降。”通過田間觀察,林強發現,頭季稻機收時,大約有三分之一稻樁受到收割機履帶碾壓。
這在農機技術上不難解決。一個思路是研發履帶寬度相匹配的插秧機與收割機,以減少碾壓。但這仍屬設想,有待農機機構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頭季稻收割時正值福建雨季,此時烤田難度大,稻田軟爛,收割機作業難度大。
農機與農藝不匹配問題,是制約農業機械化進程的重要障礙。
“福建多山地丘陵,田塊分散不連片,大型機械進不去,小型機械又常常面臨動力不足問題。”省農業機械推廣總站高級工程師陳凌霄以茶園鋤草開溝機械為例說道,“茶園普遍雜草多,地塊板結嚴重。現有鋤草開溝設備多為小型微耕機、小型田園管理機,開溝深度不夠,且易纏草,作業效果不佳,茶農對專用設備的需求比較迫切。”
張建福建議,農業技術部門與農機研發部門應當強化協作,聯合攻關,針對地塊、土壤、氣候等農業生產現狀,共同研發專用型機械,加快農機農藝融合步伐。
市場潛力待挖掘
再生稻遇冷,機械化程度不足僅是其中一個原因。種糧效益不高,則是一些農民日漸遠離糧田的根本原因。
2004年開始,為維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國家在全國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但僅有政策托底遠遠不夠。
卓傳營算了一筆賬: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早前公布的價格信息顯示,2021年福建省秈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為每50公斤早秈稻(三等)122元、中晚秈稻(三等)128元,與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保持一致。“外出打零工,收入可能更高。”
張建福認為,優化糧食產業,提升糧食附加值,提高農民種糧效益,才是治本之策。
再生稻的市場潛力正待挖掘。“再生季病蟲害發生率低,基本上不施用化肥農藥,稻米品質與食品安全有保證,正符合當下生態、綠色的消費趨勢。”卓傳營說,目前,再生稻的優良品質還缺乏廣泛的社會認知,有必要加強品牌培育力度,而這是分散生產的小農戶力所難及的,需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打造再生稻產業鏈,讓再生稻成為優質稻米的代表品類。
省內“河龍貢米”“稻花香”等稻米品牌的經驗可資借鑒。
以“稻花香”為例。這是福州米廠在1996年啟用的稻米商標。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稻花香”品牌曾走向沒落。近年來,福州米廠重拾“稻花香”,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福州市稻花香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與黑龍江泰來縣開展戰略合作,在當地建立了萬畝生產基地,同時配套日可處理稻谷1000噸的現代化加工生產線,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的模式,融入育秧、種植、收儲、倉儲、加工、物流、銷售的全產業鏈。
喚醒沉睡的土地,還需要更多社會力量參與。
屏南縣正實踐“購米包地”模式。去年,該縣熙嶺鄉率先開展“購米包地”探索,如今這一做法已在全縣推廣。今年,當地開展“黨員領導干部認領一畝田”活動,鼓勵全縣領導干部主動參與,300多名本地干部參與認種。
按照認種方案,認種田塊應為當年新種水稻田,重點支持拋荒地復墾及水旱輪作。認種的黨員領導干部應承擔種子、農資、用工等費用,約每畝2500元,并協調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所產糧食歸認種者所有,且每畝應產出不少于400公斤干谷。
同時,屏南縣還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對拋荒耕地復墾5畝及以上并種糧食作物的,縣財政給予每畝200元補助;對種糧面積30畝及以上的種糧大戶,在享受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種糧大戶補助的基礎上,縣財政給予每畝200元疊加補助。
在領導干部示范下,越來越多社會公眾參與其中。“三農”問題專家、中國十象商標大學教授溫鐵軍,在今年春耕時節參與了現場認種。
“糧食安全面臨著自然、市場等多重風險,‘購米包地’通過預付款的方式,讓城市消費者與農產品生產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從而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溫鐵軍認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應當構建全社會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責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