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應用:推進衛星遙感
- 作者: 小象 發布時間:2024-01-13 19:30:18
- 摘要
智能交通應用:推進衛星遙感在公路勘測設計、路網及車輛提取、道路健康狀況識別、交通設施形變監測和公路災害損毀評估等方面的應用。推動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在自動駕駛、道路堵塞治理、車輛監控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兩客一危”、網約車、工程機械、物流運輸等車輛全面部署北斗衛星定位導航裝置。
智能交通應用:推進衛星遙感在公路勘測設計、路網及車輛提取、道路健康狀況識別、交通設施形變監測和公路災害損毀評估等方面的應用。推動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在自動駕駛、道路堵塞治理、車輛監控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兩客一危”、網約車、工程機械、物流運輸等車輛全面部署北斗衛星定位導航裝置。
就發展環境看,鶴壁市聯合中國測繪學會共同建設全國首個空間地理信息與5G融合應用試驗區,省自然資源廳與中國移動集團開展“北斗+5G”技術應用合作,北斗技術在我省交通運輸、智慧農業、應急救災、森林防火、工程施工、市政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我省還先后舉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北斗峰會,營造了良好發展氛圍。
2020年6月9日公告顯示:公司擬收購的北斗天地是一家專注于信息化、智能化與衛星導航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主要圍繞能源化工信息化建設,以及“北斗+”兩個方向展開,在能源、教育、國防、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已廣泛應用;2022年10月17日,公司公告: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能源行業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方向,形成緊密協作的數字化創新模式。
中星19號衛星具有傳輸速率快、覆蓋范圍廣等特點。該星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主要提供通信和互聯網'>互聯網接入等服務。中星19號衛星涵蓋了C、Ku和Ka等多頻段通信載荷,主要覆蓋中國東部國土、東南亞、以及包括北美航線在內的大部分太平洋區域,可以更好服務于遠洋運輸通信、航線互聯網'>互聯網等業務。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簡稱“亞太星通”)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交通運輸部所屬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發起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實繳資本20億元,致力于建設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打造“衛星+”產業集群。
在這里發射衛星能夠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減少燃料消耗,還可通過海運解決巨型火箭運輸難題并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BDS)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的服務,在國際搜救、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自90年代起,北斗系統正式啟動研制,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從有源到無源,區域到全球,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衛星定位導航之路。
在走過約2400公里的6天超長路途后,中星19號衛星順利到達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據了解,本次運輸是航天器出廠運輸距離最長和最艱巨的一次,沿途的疫情管控、蜿蜒的山路讓這次征途的順利完成來之不易。
本次發射,云海三號衛星試驗隊實現了SAST3000平臺衛星的多個首次:首次完成了整星狀態下的天線基態測試;首次實現了正樣蓄電池“一次”裝星,從裝星測試開始到發射完成都沒有拆卸;首次實現了太陽電池陣隨整星運輸,進一步簡化了拆裝操作流程。
首批傳回的衛星影像分辨率高達0.75米,也就是說,通過衛星圖片可以清楚分辨地面上的每一輛小汽車。進行處理后的數據,能夠支撐各行各業開展監測監管,滿足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農業、應急等行業遙感影像應用的廣泛需求。
移動多媒體廣播衛星為實現電信、廣播電視、交通運輸、應急減災等行業移動多媒體廣播,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衛星系統。
研制團隊重新制定和設計衛星運輸方案、從海運的力學環境、溫濕度環境、風險控制等全維度開展衛星海運的可行性分析,從技術層面提出了衛星海運條件保障要求、提出了風險控制措施。